Super Skills教學心得–王詩瑋

在一般人生活中再平凡不過的社交技巧,對於亞斯伯格症、高功能自閉症與相關障礙孩子來說卻是相當困難的SUPER SKILL,書中提供一系列社交技巧團體課程,提供相關人員一個很明確的教學方向,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這些孩子灰暗的社交圈。

SUPER SKILL課程雖然有現成的課程內容、完整的教學流程可以遵循,但是面對不同的孩子,就需要有不同調整,對於孩子的每一個想法、行為、問題該如何應對,也是一門大學問;即使是同一個孩子,也需要在每一次的課堂中去觀察孩子的現況,因為孩子的能力是會變動的,我們必須在課堂中不斷幫助學生向上堆疊,其實,真的很不容易!慶幸的是,有兩位超級專業的顧問─廖老師、黃醫師,總能在教學上給我們相當多寶貴、實用的建議,甚至挹注許多新的思維及想法,每次都收穫良多!印象很深刻的是顧問們曾經提醒我們要「跳脫框架」、「保持彈性」,因為我們往往被侷限了而不自知,仔細想想的確是呢!

很開心能有機會加入SUPER SKILL的團隊中,在每一次的課堂教學中,與夥伴、孩子激盪出變化萬千的火花,雖然總是難以掌握但卻是彌足珍貴,因為總能有嶄新的發現與滿滿的收穫,即使是微小的進步也令人欣喜萬分,速度雖然緩慢,但我堅信我們和孩子是一直在往前進的,一起努力、一起加油!期待能與孩子們一起戰勝SUPER SKILL!

Super Skills心得分享:小晨的生命故事—小晨媽媽

小晨是個亞斯伯格的小五學生,非常聰明但十分有主見,行為上常常被誤認為無法關愛別人及遵守群體規則,因而難以融入一般的校園生活。他的興趣是閱讀各類書籍,尤其是科學、數學方面的題材,因而讓他比同年齡的孩子擁有更豐富的知識,如:幼稚園時就可背寫九九乘法表、閱讀故事書、百科全書等,幾乎所有的國字都認識了。記得有次同學們在練習張貼一排排的國字歌詞時,他卻剪下一個個的文字,改由直向張貼完成。學習認知上似乎領先同儕許多,但行為和情緒上的表現,卻讓老師和同學無法招架,不知如何和他相處及處理?如:游泳課時大咬全校同學、戶外教學突然將整個背包丟到海豚戲水區、或全身脫光跑到戶外去溜滑梯等。事後,他或許可說出原因(或許由老師家長們推出原因),而他也表現出相當抱歉和懊悔的神情,甚至摀住耳朵無法接受再聽一次,但攻擊的行為和情緒仍無法掌控,使得求學過程頻頻受挫。

父母也一直努力尋求各式協助,除了加入自閉症協會與相同問題的家長互相交流,也帶著他進行各種治療,如:早療評估、過動評估、心理諮商、服藥、物理治療、遊戲治療、Relationship Development Assessment(RDA)、團體情緒引導、民俗療法的氣功/武術等課程;而父母本身也嚐試加入佛教團體學習、全家改為茹素、求助家長方面諮商、參加讀書會、學習八字命理、注意有機食材/色素、細部觀察各類情境細節如溼度變化,甚至轉學至特殊教育的融合學前教育…等,小晨情況雖有好轉,但攻擊的行為仍是無法中斷。

進小學後,由於行為問題更為突顯挑戰度也更高,因此小晨需長時服用過動的藥物,並請保育人員全時照顧,但仍然出現攻擊同學的事件,最後只好從特教融合班轉至體制外的華德福自學團體,甚至再轉到一個收不到手機和3G的偏遠迷你小學試讀。

2014年初,接觸了自閉症協會Super Skills的課程,是一套可以真正讓亞斯孩子學習社交技能的課程。由於都是同類型的孩子,因此被要求的標準不會那麼高,加上小晨口語表達能力很好,所以在學習上佔了很大的優勢,很容易得到成就感(成功經驗)。慢慢的從實作過程中,他學習如何打招呼、加入對話、請求協助、協助他人、讚美他人等…。再加上老師的專業性和包容性,從剛開始的滿場跑不進教室,到上課躺在桌上不參與,到完整的參與課程和喜歡上課,Super Skills由淺到深的練習,讓他持續的進步。老師們相信他都有在注意聽,所以課程中採用不強迫,但持續引導的方式,多次上課後,有一次他居然自己從桌上下來,並坐在椅子上加入遊戲,慢慢地他學習到遊戲中如何妥協、商量,並邀請同學一起加入遊戲的種種技巧。

目前他在讚美他人和請求協助的部份有非常明顯的進步,並實際運用於課堂之外。他去吃義大利麵時,可以跑到廚房讚美老闆娘:煮得超好吃的,謝謝您!因而獲得免費的彈珠汽水。目前就讀融合班的耀晨,仍需保育員協助陪讀,但上課時較能安坐於教室,雖然難免仍有狀況,但比之前進步甚多。課堂上可以舉手和老師請求要安靜獨處一下,或將答案小聲說出來提醒同學回答,進行更友善的互動。另外,也可自動完成交待的功課、參與考試並且成績名列前矛,讓大家看到他持續進步的希望。

《樂觀陪孩子,走不一樣的路~季齡媽媽》嘉誠媽媽

季齡目前24歲。擁有絕對音感。鋼琴,大提琴,笙,揚琴….. 你以為他是亞斯或高功能嗎? 錯!!

和季齡媽媽聊天時我不由落淚… 不是難過,不是悲傷而是感動,感動她為孩子所做的一切。看著投影片一張張紀錄學習樂器的過程, 我看到媽媽無怨無悔隱身自己只為孩子。我感受到十二年陪讀只為沒有口語的季齡要在普通班學習。我感動媽媽怎麼可以那麼有耐心, 陪著不會看樂譜的季齡,練出一首首世界名曲。我….絕對…做不到。

從分享會中第一感受就是… 生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 我的特殊孩子讓我的生命更有意義。媽媽要樂觀,孩子才有希望!!

*發現孩子是自閉症,發現自己要走的路是不一樣的。*不能直走,就繞路走吧! *一天只有24小時,你要聚焦在哪裡?

做孩子能做的,而且有表演價值的東西。*先建立興趣,讓他可以自己找事情做。*讓他多學多方體驗,才能知道哪裡行?哪裡不行? *優勢提升。良幣驅逐劣幣。雖然優勢只是冰山一角,也要努力拉出來。*面對問題,分解ABA,簡化易達成。把兩個問題簡化成一個問題。只需解決一個問題。*眼睛不要只盯著自己的孩子。(補充:愛自己是眾苦的因,愛別人是快樂的因) *如果我無法改變孩子,那就改變社會(讓社會多了解他) *快樂是選擇*多帶孩子出去走走(歷事練心) *對治流口水~練習[吹]的樂器,一面練口腔一面練樂器。(吹直笛)

今天分享會內容超級豐富, 把ABA如何落實於生活學習中尤為精彩!! 最後季齡媽媽很貼心讓我們媽媽們提問與自我介紹,聽著別的孩子狀況.. 有語言超好…有認字超強,有音感特棒…. 那我們家的呢??? 沒關係,我只在筆記寫下….

孩子各自精彩!! 媽媽永遠愛你們~~

謝謝季齡媽媽。謝謝自閉症協會。謝謝所有參加的家長。感恩~~

星兒教養經驗分享座談會暨母親節聯歡茶會

由協會辦理的「星兒教養經驗分享座談會暨母親節聯歡茶會」活動,已於5/1日順利完成了。感謝季齡媽媽會中的分享及季齡、天岳的鋼琴演奏,更感謝會員們熱情的參與,方得以使座談會暨母親節活動在歡樂聲中圓滿完成。

5/1座談會中,季齡媽媽發人深省的經驗分享,讓嘉誠媽媽有感而發寫下這篇觸動人心的感想~~。本次會訊乃轉載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讓更多人瞭解本次活動的內涵與意義。

SuperSkills教學心得分享—- 楊裕安老師

我是一名老師,所以我應該要在不疑處有疑,於是我質疑過super skills ,在我第一次接觸到它的時候。

  但是,開始在協會上課以後,我卻深深地被它所感動,因為藉由它我確實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我看到孩子從不會禮讓到會自願退一步;我看到孩子從各做各地到會去邀約其他孩子一起演戲;我看到孩子會在其他同學不開心的時候主動給予鼓勵;我看到孩子從仿說的「小木偶」變成有主見的「人」…等等,這麼多的進步讓我深深地被它所吸引,也深深地認為如果這樣對孩子是好的,那我們應該堅持下去繼續做!

  除了在課堂上看到孩子們的進步外,也由衷地感謝廖老師與黃爸不定期的給予我們老師「進廠維修」,尤其廖老師的一席話,讓我開始省思自己的教學,廖老師說:「孩子們分心是必然的,我們要做的應該是提高他們學習的動機,而不是去提醒他們不要分心!」真的是受益良多。

  我是一名老師,所以我希望能給學生有幫助的課程,謝謝讓我接觸super skills的所有人!

浩爸的分享—小浩爸爸

自從上了super skills的研習後,對於如何在遊戲中教導孩子,有了不一樣的思維,為什麼早療課得不出這種效果,原因是課程的緊湊,讓小孩的注意力集中,並且不受限小孩的能力,製造成功的經驗,讓孩子有了更多自主性的能力.

在協會決定開辦的時侯,曾猶豫一會,允浩並不是高功能,對於角色扮演的詮釋,可說是零,在這種狀況下,能吸收多少,厚著臉皮參加甄選,沒想到老師決定接下挑戰,這是初感動.

隨著上課有一些日子,允浩有了不一樣的改變,有時可做簡單的一二句對答,雖然大部分的時候還是需要引導,但就他知道的部份,他願意嘗試著去表達,這是另一個層次的起飛,我把他看成阿姆斯壯登月一樣的感動.

我期待著第三次感動的到來.

恩媽的分享—小恩媽媽

小恩上了super skills 後,不管在妥協、請求協助、表達讚美、接受建議…等人際互動上都可看到他的進步,最棒的是孩子和家長都有明確的步驟可參考,每當小恩遇到狀況過不去時,媽媽可在當下或事後的討論中給予提示,都可喚起小恩記憶中相關的步驟,及在課堂上曾演練過的技巧,這可讓他較知道可以怎麼做。雖離目標還有很長的距離,但看到孩子一點一滴的進步,還是很令人歡欣,繼續努力。

2015星星相惜 讓愛走動

3/28日閉總的「2015星星相惜 讓愛走動」活動,感謝會員們熱情參與和協助,除了我們的[竹塹星光擊樂團]開場震撼演出外,我們【冷面樸克.微笑星兒】的裝扮風靡全場,也成為眾人吸睛的焦點,期待大家持續支持協會此項活動,一起為自閉兒的福利與權益努力~~。

【來自星星的你─我與軒兒的星情記事】沛軒媽媽

沛軒曾經告訴我他領悟到他的存在價值:
「與其沒有那麼厲害的被記住,不如更有價值的被遺忘。」
─沛軒語錄─


沛軒是個自閉兒,也是所謂來自肯納星球的孩子,他現在是國立新竹特殊教育學校(以下簡稱竹特)國中部學生,回顧照顧沛軒的來時路,彷彿又讓我走進時光隧道。要說這二年來媽媽做的最正確的一件事,莫過於在沛軒國小畢業進入國中升學的抉擇時,那時我對小孩的傾聽、同理、理解與陪伴,毅然決然尊重沛軒的決定,選擇進入竹特國中部就學,才能造就今日穩定進步及發展出多元才藝的沛軒,除了感謝學校的用心培育,還有就是在這過程當中身邊出現的貴人,適時的提點開示身為特殊兒的家長的教養方式。回想這歷程,我的心情就像從一個陰暗的隧道中走出來,終於走在陽光燦爛的旅途上。

沛軒四歲前除語言發展遲緩,抽象理解力較不足外,其他辨識具體顏色形狀的認知能力超強,且其外貌及肢體之發展並無問題,甚至精密動作比一般正常孩子好,後經台大醫院確診為高功能輕度自閉症,領有身心障礙手冊,四歲起便未曾間斷跑醫療院所的早療生涯。經過密集的語言、感統、職能與社交團體治療,至他要進入小學學齡階段時,經鑑輔會評估可進入一般國小的普通班就讀並且接受資源班個管服務。雖然一開始在大團體中與一般生共同學習讓他倍加辛苦也需要人從旁協助陪讀,但跌跌撞撞中經歷了適應團體社交生活的衝撞期,逐漸進步到小三時已可以單獨上學。

只是沒想到12歲入青春期開始,他的情緒每天有很大的起伏波動,最嚴重狀況甚至有自傷行為與自殺念頭,從小到大累積在他身上的所有社交挫折感忽然在小學畢業前一學期浮出來,甚至於影響到沛軒的所有智能及行為表現。他懼學、拒學,且心智及行為能力退化,經兒童精神科醫生診斷他有憂鬱症,在當時照顧他常令我身心俱疲,又因家庭與工作蠟燭兩頭燒而苦不堪言;在即將升國中前由新制身心障礙鑑定與需求評估ICF(國際健康功能與身心障礙分類系統)鑑定結果改判為中度障礙。而為了陪伴他走過憂鬱的藍色幽谷,媽媽選擇提前於工作崗位上退休,第一次當全職媽媽陪伴他。

在這段最幽暗的時光,有次在沛軒又劇烈情緒發作後,心灰意冷的我在臉書上抒發我的痛苦,我的好朋友花媽卓惠珠(著有『當H花媽遇到AS孩子』作者兼知名『幫助高功能自閉與亞斯柏格部落格』版主)看到了,主動問我願不願意帶著孩子到她經營的板橋書店跟林盈璋老師見個面,試試看讓他幫幫我跟孩子。第一次見面林盈璋老師跟孩子和我個別談話,我就像是浮沉大海中終於攀上一根浮木,他引導孩子處理情緒的方法,並指導我如何貼進孩子的心,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因素。也教我自我舒壓及照顧自己。第一次孩子回家後情緒有很大的改善,我心喜若狂不敢置信。由於那時林盈璋老師有常態性的團體課程(父母成長及親子關係)在花媽的花蝶板橋國光租書店進行著,在此因緣際會下,我也開始經常跑到板橋上課,也親自見證林盈璋老師持續幫助很多家庭的親子關係越來越改善。

走過這段艱辛的歷程,我最感謝的是花媽卓惠珠的引薦,及有幸得林盈璋老師的介入幫忙,改善了我們的親子關係,協助我們母子走出陰霾憂鬱的青春期。後來,我遇到一些家長若也遭遇心理困擾或親子教養問題,我也會推薦他們去板橋上林盈璋老師的「父母成長及親子關係」團體課程。但畢竟路途遙遠,有些家長反應照顧特殊兒已心有餘而力不足,雖然很想上課,但無奈分身乏術實在可惜。且自104年開始,林盈璋老師已不在板橋開課,目前每週五固定於天母地區開辦「父母心靈成長課程」。

但現在有個天大好消息,感謝新竹市自閉症協進會特地邀林盈璋老師於4月11日來閉協教室演講『星星知我心:親子關係與自我情緒照顧』,目前僅有安排唯一場次,機會實在太難得了。歡迎家長們帶著困擾您已久的問題,來現場求解,林盈璋老師的課程非常特別,他不會制式化的演講,他會針對您個人的疑難雜症,對症下藥,讓您人生豁然開朗。新竹僅此一場,請立即電洽協會報名(03-5611095)。

至今我仍慶幸自己在孩子最無助的時候,選擇離開職場,全心全意陪伴他,也因此在這段灰暗期我可以常跑北部尋求醫療、心理等課程的幫助。我也因此學習如何貼進孩子的心,改善了我們的親子關係,加上選擇了最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環境,我們母子終於走出陰霾憂鬱的藍色少年青春期。在小學最後階段已經自我封閉2年對人類缺乏信任的沛軒,在進入竹特就讀亦同時接受學校臨床心理師的心理輔導,還有導師及各科老師們的接納與耐心指導。一學期後,他在跟人的互動語言及情緒上,都有顯著進步。沛軒定期回診的醫生都對沛軒的穩定與進步讃賞不已,當他的心智能力在逐步回穩中,沒有了情緒障礙的干擾,沛軒的課業成績表現優異,也開始可以盡情發展他的多元化才藝專長。沛軒到竹特國中入學以來,在無壓力的環境可真心去學習許多學校提供的課程:生活技能、社會技巧、職業教育、藝術人文、健康與體育、社會、自然、園藝、語文、數學等,還有去學習用助人者姿態照顧弱勢同學。回到家他也自由學習自己有興趣的科學,用適合他自己的節奏讓他舒適的自由發展,許多能力與才藝真的發展出來,例如美術、園藝、烹飪、烘焙等,這些才藝與技能充分多元發展,讓他活的更自在快樂,也更有自信了!媽媽放心了,寬心了。原來順著孩子的心做選擇才是正確的。

沛軒媽媽溫情請求家長們不要放棄孩子;不要中斷治療及後續社會性訓練,若直接把他們丟在普通孩子團體中不管,他不但不會自然學會人際互動,自閉症類的孩子仍然在自己的角落受挫,而亞斯類的孩子則不斷和同學產生衝突。當父母一直處於受苦者的姿態,就無法用正向的態度去面對孩子,每一位特殊兒的父母,都是用淚水、汗水及心中淌著血,一路走過來的,但這些過程必將成為我們的養份。希望家長們能盡早找到心中的寧靜,用更好的方法、正向的力量,帶領我們的星兒向前邁進。

沛軒媽媽也要鄭重呼籲學校老師;您們能為自閉兒做的:「請用無條件的支持,讓因無盡挫折而害怕退縮的孩子,重建自信成為您的教學本能」。請以耐心、友善及尊重的態度面對孩子,畢竟學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幫助特殊兒進步,讓他加入社會人群,而不是在他先天有困難的事情上製造更多問題,造成他更封閉自己,對社會人群失去信心。

雖然原本送沛軒到竹特唸書是不得已的選擇,但沒想到卻是令沛軒絕地逢生的快樂天堂。感謝竹特的友善環境,讓沛軒重新建立自信,那日日拆彈的日子,似乎已離我遠去。感恩身邊許多貴人朋友,還有上天的眷顧。還有,最重要的是,我的小天使沛軒,你自己的努力,媽媽以你為榮。

天使住在我的肉體裏面的証據,就是我每次我一想到父母會死,我的心就痛痛的,所以那是我的裏面住著天使。
─沛軒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