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老天爺,讓我成為董媛卿老師的學生 (睿媽)

第一次上董老師課時,覺得她是個好嚴肅的老師,有點凶,有點嚴格,有點霸氣。但下課時,不得不欽佩董老師,天啊,她講得東西好深奧,好難哦,真是一個教育大翻轉。至今,回想起來,原來數年前,老師就已進行現在流行的教育翻轉,她走在教育發展的最前端。

而「學不起來,聽不懂,做不來吔!」這幾乎是上課家長們的共同心聲,真的愈上課愈恐慌,晚上睡不著,心情好焦慮。剛上課前二年,我也是處於極度焦慮狀態,到底老師教的東西,我如何消化?如何回去教孩子啊?時間永遠不夠用,孩子等到媽媽學會一點點,要等到何時?會不會已經不再是早療的年紀。

後來,我調整心態,不懂不會沒關係,先依樣畫葫蘆,做了再說,孩子的時間不能窮等,只能邊學邊做;不要求完美,只希望孩子每天持續進步一點點。漸漸發現孩子比較聽懂人話了,原來他以前答非所問或不知道,其實是口語理解與記憶力不好,根本沒有聽懂聽完整別人所說的話。反正,老師說我們的孩子要教到25歲,我也接受這個想法,慢慢放慢腳步,雖然心裡著急希望孩子進步快一點,但理智上,慢慢來不能急。我還笑著對老師說,「雖是全職媽媽,但孩子這25歲以前的教育工作,沒人應徵,我永遠也不會失業,而且還很重要。」她笑著說,「沒錯,無可取代的媽媽工作。」

她教了我們太多太多,寫不完說不完,我分享我的孩子的一個小故事,讓大家體會老師的用心與堅持。我的孩子是個腦性麻痺的孩子,手腳不是很協調,大動作常跌倒受傷,小動作無法精準做出來。我也一直這麼認同醫生的看法,覺得他做不來的事,我不敢也不想去要求他完全做到。  

但董老師不這麼認為,她對我說,「沒有教不來的孩子,學障的孩子,只要找到方法,早晚都可以學起來,家長不應該放棄孩子。太早放棄,孩子的天空,就很小很小,沒有寬廣的人生。」

  在我的孩子三歲時,視知覺老師說,「這孩子未來識字寫字都有問題,教不來。」

  在我的孩子四歲時,早療認知老師建議我們早點教他打字,因為運筆完全沒有辦法。

  在醫院的職能治療師,叫我想開一點,進步是有限的,要有心理準備。

但我心裡一直想著老師說過的話,我依著老師上課的教材,不放棄,堅持一步一步的做老師教材。運筆拉直線,畫曲線,塗色… 等。拼了兩年,終於開始寫數字,果然完全不行,無法仿畫,沒有虛線,完全不行。我很崩潰,連數字都練不起來,未來國字是不是別學了。那我的孩子要繼續早療嗎?還是如同醫生所說,要想開一點呢。我和老師討論他的狀況,老師給我建議,於是我又努力了一年,除了數字「8」,一年後都會寫了,但數字「8」又努力了一年。

前前後後為了寫出數字,已經耗了三年,怎麼會不灰心呢?當然有的。但老師一直鼓勵我們母子,提醒我們還可以做什麼?在緩讀的那一年,我們進行描寫部首的步驟。我對老師說,會不會每個字又要寫個一年半載的,那國小的作業大概交不出來了?老師很有信心說,「放心,前面基礎打穩了,後面節奏就快了。」

當我的孩子入國小一年級時,我每天都擔心他的作業會不會寫不出來,而每天學校都有進度,該怎麼辦?後來,這些擔心都沒有發生,因為前面運筆學習很久,他學寫國字就很快,至今沒有遲交功課過。雖然沒有寫得很漂亮,但至少筆順正確。

如果當初,沒有老師的鼓勵與堅持,我想我的孩子永遠也無法拿筆寫字。董老師的教學很細膩,非常有結構,只要堅持做下去,沒有學不來教不起來的孩子。家長若可以堅持,一定可以看到孩子的進步,一切也就值得了。

董老師就像活菩薩一樣,大愛和慈悲心讓她為這群孩子與家長們無止盡的付出而不求回報,我實在不知能回報老師什麼?她給我們太多太多,我只能謹記她的教導,「和孩子一起重新學習,每天保持進步一點點」。

遇到董老師~讓我學會不放棄才有希望 雅玲

滿懷心喜懷著同卵雙胞胎,在懷孕7個月時安胎不順,早產剖腹,但疑似安胎時宮縮太強,仍造成腦傷,三歲以前只著重於物理的走路,職能口腔吞嚥復健,好不容易三歲多時小孩學會吃飯和走路後,四歲時再換一家醫院評估時,才跟我們夫婦說,小孩應該還有自閉症問題,原本只是想小孩笨一點,沒關係,會走路,能做事,將來還是可以安身立命,但被評估為自閉症,回家上網查自閉症的種種,讓我和先生頓時六神無主,因為我們小孩好不容易從帶氧氣呼吸,吞嚥,爬行,走路,一路辛苦復健過來,稍微讓我們放心他們可以活下去了,卻又被判了“無期徒刑”似的,一個醫學上無解的,似乎無法痊癒的病症,未來社會適應和自我照顧可能有問題的病症。

因此我決定離職親自積極上家長課,加入自閉症協會,遇到很多媽媽的鼓勵和分享經驗,經由睿媽介紹,知道董老師的名片卡教學法可以協助小孩克服學習障礙,克制衝動,因此前兩年上課時,只要有董老師的課,台北白永恩,台北自閉症協會,新竹自閉症協會,我都趕場報名參加,因為我覺得因為自己對自閉症不了解,也太相信醫生的判斷,認為雙胞胎是智能不足,因而擔誤了他們服從性,認知教學的黃金時間。   

雖然拼命上課三年多的歲月裡,造成公公婆婆的不諒解,老公不以為然的冷言冷語態度,又不敢讓已經握床的娘家爸爸知道,還好每次上課董老師教我們要正向看事情,又有熱心同學的鼓勵,尤其是明雪的努力,激勵我,讓我有苦往肚裡吞,在小孩逐漸穩定和我越來越有自信帶他們後,家人不但欣慰雙胞胎的進步,學校老師和臨托員的正面回饋,也讓我先生不再消極面對,願意讓我繼續當無薪家庭主婦,投資時間和機會成本(少一份薪水),在自閉症合併腦麻的雙胞胎身上。

如果我沒有遇到董老師,沒有用對的方法突破他們語言理解障礙,我們全家人的人生無法像現在一樣漸入曙光(應該全家人都不敢出門吧!),也早就會選擇放棄提升他們能力,就撫養著(更精確一點是“供養著”)。每當我讀到有關自閉症相關教養實例,從天寶的媽媽到我兒惠尼的媽媽,我都一直回想起董老師耳提面命的一切,在上董老師課時,老師開宗明義就要媽媽們要做好過“黑白人生”的體悟,到小孩25歲時才能不悔。當時覺得壓力很大,要努力25年如此久,又覺得教材很深,聽不懂,覺得很難應用,但硬著頭皮突破小孩頑強抵抗期,真的覺得要學 會「不放棄」,才能在5年後看到小孩未來的希望。

董老師的離開,讓我們心裡很難過,我一直介紹其他後進家長要來學董老師的方法也無法實現了,但我也會學世美,睿媽,明雪一樣,鼓勵她們「永不放棄」,把董老師的愛傳下去。

愛的訊息工作坊心得 徐瑀謙

民國92年,進入協會成為會員!生命的劇本…似乎就此從我的掌握中出走!一路走來的心酸血淚,在會員們彼此的眼神中,獲得全然的理解和支持,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名字叫「媽媽」!
面對生命挑戰,我選擇不讓自己陷在苦中,除了聚焦在孩子的學習需求上,我也觀照自己內在的需要,因為我一直相信,要讓自己「真的快樂」,才能更有能力帶著孩子前進,即使是一位「自閉兒的母親」,我有權利也有能力,要讓自己活得快樂!

因緣際會下,我開始接觸家族系統排列,並且從參與者到目前走在成為排列師的學習道路上,很多人問我,工作、家庭已經那麼忙碌,怎麼還那麼「認真」在上課,我的答案很簡單,因為在系統排列的學習過程中,我重「心」真正看見所有的家人和自己,我愈來愈快樂,愈來愈安在,仿佛得到一份內心幸福的禮物!

因著國際系統排列學院周鼎文老師的大愛,願意支持系統排列的公益活動,開始有了和協會籌辦此次「愛的訊息~二日工作坊」的想法,想將這份助人的好方法,分享給大家!八月份用著有點緊張又發抖的手撥了電話到協會,一方面,自己只是一位從協會獲得資源卻又沒有參與貢獻會務的會員,另一方面又因系統排列可能對大多數人而言是相當陌生的…社工素珍在電話那頭所傳遞的溫暖和真誠,化解了我所有的不安,在理事長和總幹事的全力支持下,是的,接下來一切安排有如天助!!

二天的工作坊,有太多的感動和學習,在場所有的參與者,真誠敞開與信任,圓滿了整個過程。由於系統排列,所呈現的是一種視覺上的學習方式,它可以讓我們跳脫單純以頭腦思考的局限,透過「代表」(系統排列場中,協助當事者生命故事角色呈現者,稱之為「代表」)的位置感受、肢體語言與移動,讓我們有了新的「看見」。而經由周老師的帶領,初次接觸系統排列的成員,竟也能成為排列場中的「代表」,因而了解,原來,這份自我身心覺察的能力,人人有之,只是長久以來被我們自己忽略矇蔽罷了,當然,這也解開了大家一開始認為「這群代表好會演」的迷思。

從個案的排列過程中,我們學習到,解決困境的關鍵點不是只關注在孩子身上,「孩子」─不過是忠實呈現家庭的一面鏡子,我們開始領悟,要從另一個高度、從一個「整體」的觀點,看待我們的困境,生命才得以解套。孩子的問題呈現,原來,所帶來的是一份孩子忠誠於家族的─「愛的訊息」。當訊息被解讀,這份愛重新被看見,我們才有機會將其轉化成真正成熟的愛,並因此重新成為滋養的力量!我們真實感謝孩子這份對家族的愛與承擔,不再視孩子為家庭困境的製造者,我們也開始了解,自己生命中和所有人的相遇,其來有自,如是如實的接受,有所領悟有所覺察,不再被「受苦者」的角色綑綁,心裡便昇起一份平安和感謝!  

感謝前來支持的所有「代表」,他(她)們放下手邊「正職」工作與事務,支持這個場域,同時當了解協會的組織運作後,更進一步的捐助了多功能教室施工的費用,心裡面的感激,難以用言語表達!

太多的感謝,請原諒我「必需」重複的一再的說,感謝周老師這份無私無我的助人大愛,我才有了起頭的動念(否則以老師目前在國際上的「威望」,行程的滿檔,真是天價也難聘!),感謝協會工作人員一口答應並擔起活動所有細節的工作,活動才因此真正有了雛形(沒有辦活動經驗的我,真正「挌」下去之後,才知道幕後的所有功臣的辛苦,才幫忙佈置一下場地擦了一下地板,當晚就眩暈清晨掛急診,真的是平常做太少了!呵呵!),感謝這次史上無敵超強人數超多的「代表」群學伴們,你們的相挺,還真讓我有點小小的驕傲,知道自己人緣真的挺不錯,最後,要感謝的是,所有願意報名的家長們,因著你們全然的信任與全程的參與,系統排列這份助人的禮物,得以在協會種下第一棵美麗的種子。喔…當然,運用我們眾人的強力念力,明年希望能再邀請周老師到協會帶給我們更多的學習!

有了好的開始,更棒的是我們還有著後續的好消息和大家分享,國際系統排列學院2014幸福教練蔡馥宇老師,願意開始在協會組織「愛與和解」的讀書會,我和學院的許多夥伴也將會接力參與,馥宇老師是位相當有創意且充滿生命熱力的人,敬請期待並邀請大家的參與!我們期望和大家一起愈來愈快樂!愈來愈幸福!

103暑期生活技能課心得 —-張玉佩老師

同學,今年張老師又來了!看到學員名單有熟面孔也有新加入的同學,心中一直在盤算著要如何讓端出來的菜可口、多變又符合大家的需求和期待,光憑我一個人實在有點做不到,因此邀請另一位王老師加入我們的暑假生活營,大家一起做中學!

本次的課程,安排了自我介紹,自己動手清洗衣物、餐袋、布鞋,分享彼此的休閒活動、輪流玩遊戲,盥洗、學習清潔自己的頭髮和身體,嘗試動手做早餐、準備午餐,也上超市採購食材。我們搭公車到交大吃了好吃的鬆餅,在郵局寄了張明信片給現在的自己,搭火車到世博站,走路到愛買採購食物也練習點餐並且享用得來不易的午餐,尤其在太陽底下走了這麼長的一段路!

「老師,我等下可以幫忙炒洋蔥!」舉手正是去年做事時總是等到最後一位不得不的學員,但是,今年當輪到他時,總是立即能回應我,並且努力表現,還沒輪到他時,亦能在一旁默默畫著他心目中的小宇宙。「老師,這個我知道!」「老師,我覺得不是這樣!」課堂中,總不乏很有反應的學生搶著問問題、回答問題。「老師,明天我們要搭什麼車?幾點集合?」亦有每天都很期待明天要上什麼,帶什麼物品的同學!

活動中還有熱心的媽媽們,協助每個孩子完成老師交代的工作,也有很懂事的小小幫手總是扮演成功的示範者,讓所有的同學都能跟著一起做。103年的暑假就在你一手、我一手,你一口、我一口的過程中度過了,張老師很感謝大家這麼努力參與我們設計的課程,更希望你們能將所學到的生活技能落實在每一天,期待新的學期每個人都能收穫滿滿,樂在學習!

暑期生活技能學習課─教學感言—–王秋霜老師

在為期2週的暑假生活學習技能課程裡,我帶領的是第2週。

在這一週裡,我們一起進行了洗頭、洗臉的「改頭換面」活動,接著又至市場購買材料、包水餃、煮冬瓜湯。第3天,則是烤吐司、煎蛋、加料、沖泡飲料。第4天,從新竹火車站搭乘輕軌車至竹中站,在愛買進行了「食品標章尋找趣」和購物的活動,並享用午餐。第5天,除了分享這一週來的上課心得和祝福,課程也在同樂會的歡笑聲中結束。

課程當中雖有一些小插曲、甚至偶爾有點混亂,但孩子們參與時的投入,以及大家一起動手做時營造出的歡樂氣氛,令人難忘。此外,大家總能盡心完成任務,上市場不但主動詢問不同攤位的價格進行比價,還會試著殺價,怯生生地問著可不可以便宜一點;包水餃時也會細心地捏合水餃皮,從一顆顆煮熟仍完好的水餃即不難看出他們多麼小心又認真。有時候他們也會顯露深藏不露之處,像是常保持靜默、畫畫或打坐的軒軒,為了爭取評審團的加分,會用「像麵包店做得一樣」來形容其吐司三明治的美味;與團體有點保持距離、也較少表現積極的小宇,在找尋食品標籤時,用一貫的從容態度卻最迅速地完成了任務,跌破許多人的眼鏡。

回顧這一週的上課,要謝謝每一位參加的孩子,你們都是課程中最重要的主角,希望能應用課程中所學的技能、人際互動和情緒控制……;感謝陪伴我們的媽媽團成員,有妳們的協助課程才得以順利進行;感謝每一位送孩子來上課的爸媽們,讓我看到了父母的愛,是孩子安心快樂成長的動力。

暑期營活動感言—–國豪媽媽

這個暑假參加了協會的游泳、太鼓及生活技能課,看到會員們踴躍的參加,有些還是多年未見的老朋友,心裡好感動!謝謝靜怡、素珍及琇竹為我們尋找資源,安排了這麼好的課程。

在這些課程中,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例如,某些課學員太多,學員有過動、情緒問題甚或打人,影響課程的進行的問題。儘管問題很多,但我看到了家長彼此包容、互助,提出問題,理性的討論,以實際行動幫忙解決問題的正向力量,這在我們現在這功利、不問是非,只講立場的社會,真的是難能可貴!

我曾想過為什麼上帝要把這樣的孩子給我,使我無助、委屈,年紀輕輕,就嘗遍人情的溫暖?!結果只有三個字─「同理心」,因為我遭遇過,所以我可以體會別人的苦難,我想我們的家長也是一樣。

謝謝蒙媽、沛軒媽的體諒、包容及無私的分享!我們的孩子會因為你們而活得更有尊嚴。無論我們孩子的功能如何,我們都是坐在同一艘船上的人,期盼所有星星的孩子們的家長都能彼此勉勵,互相幫忙,使他們能夠更安穩地航行在人生的大海上,也期盼大家能多參與協會的活動,參與協會的運作,大家集思廣益,幫助更多的孩子!

感謝10位有愛心、有熱忱的志工朋友們

暑期志工園地-感謝10位有愛心、有熱忱的志工朋友們,有您真好!感恩❤❤

感謝10位有愛心、有熱忱的志工朋友們,協助照顧本會暑期太鼓營、手工藝及體適能課程的孩子。有您真好!感恩❤❤~~

服務心得         感謝10位有愛心、有熱忱的志工朋友們
1.手工藝課:
學員原本不願動手,甚至衝動有肢體動作,但經過幾次之後能夠約制他先把作品做完再做其 他事改變很大。                    感謝10位有愛心、有熱忱的志工朋友們

2.體適能課:
學員原本動作無法配合,但幾堂課下來發現都能配合老師的腳步,邊玩邊做動作而且能夠跟著做動作有運動到了!

3.太鼓課:
看學員從雜亂的打法進步到能配合老師的指令打鼓,一個口令一個動作,最後能夠上台表演、真棒。-鄭琇朱-

謝謝協會讓我們有這個機會學習接觸自閉症孩子,之前都是認為自閉症孩子就是安靜的坐在位子上不說話而已,但是接觸之後才發現有不同的個性情緒,真覺得家長們真是辛苦了。-邱睿彬-

一開始對自閉症的療解真的只有「不愛說話、某種才能特別出眾」。其實問過家人、朋友,他們對於自閉症的了解也停留在如此。來這接觸他們,才推翻這一切,自閉兒每個人都不同,雖然有些時候的有些人不受控制…但其實我覺得他們都很棒!有些孩子不說,其實我真的認為他們和一般小孩沒兩樣。不過我真心再想,他們的父母真的須要很多的愛及耐心我見過幾個父母,來陪小孩上課,感覺到他們真的很在乎他們的小孩。接送小孩時,在每個父母身上…也都能感受到。有的母親借”親子天下”雜誌去學習怎麼教小孩,我真能看到他們為孩子的付出。他們能像現在我見到這樣,背後父母親的努力真的少不了,來這不是幫助他們,而是我得到、學習到了許多讓我要更感謝我的父母!還有協會的每個阿姨們謝謝您們!每個人都很認真、有耐心、令我很佩服!-范宥瑩-

每個小孩都給我很大的驚喜都各有特色。不過有時候我都不太敢兇他們、就覺得可能他們不太聽話。我發現他們不聽話的時候真的需要技巧,而且每個人的「把柄」不一樣。這段時間其實我反而從他們身上學到很多,無法用言語來表達,但其實有所得的是我,我才要感謝這些鬼靈精的小孩呢!看著他們笑得很開心,我發現我也很開心。-黎詠哲-

來之前我以為會面對一大群小孩,然後應該只要在旁邊協助,但後來才發現不是,而後來我主要是陪在小耀身邊而一開始是嚇到我了,還很擔心自己無法負荷,於是我開始聽他講話,跟他對話漸漸地他好像接納我了,讓我很開心。但我唯一不能做到的就是控制他失緒的行為,也可能會因為太黏著我會讓他無法適應學校的教學模式,所以當我和小耀被其他志工拉開時我只能忍痛地看著他被拉出教室,但我想這也許是對他最好的決定吧……。-詹鈞凱-

覺得每位小朋友都是天使,只是失控的時候是失控的天使……小叡會主動鼓勵其他小朋友;小恩會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並會因教導而改更自己的行為;小宏非常聰明;小祈很有主見;小蓁很和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及脾氣,我們只陪伴了9堂課的時間,但是辛苦的父母要陪伴他們一輩子,不離棄的親情很感動,看到一起上課的父母也會幫忙照顧其他小孩,非常溫馨感動希望有機會能再盡一些心力為這些不一樣的天使。-黃蘭香-

這是我第一次做這樣的志工服務,在跟家人說我要來照顧自閉兒的時候,他們都跟我說需要很大的耐力而且很累,來了之後的確我感受到了需要的耐心,不過從第一次來帶他們打太鼓到現在五堂課的時間裡面,從昨天成果發表的彩排看到了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心裡很感動,雖然帶他們的過程中遇到一些挫折,但昨天看到他們的表現真的很替他們感到開心!不過時間過得很快,心裡的不捨,下次有時間我希望還能夠再來,增加這些難得的經驗。-彭洛薇-

我覺得每個小朋友都很可愛,可愛到和他們相處都很愉快。甚至每個小朋友都比我們還要聰明,領悟力還要強!而且每個小朋友只要教他們說什麼、做什麼,他們都會做。真得很棒。雖然是最後一次啊(心裡真得有些捨不得啦!)但是如果之後還有活動,我會願意協助的!謝謝這次美好的經驗,很珍貴的回憶!
-徐冠織-

賀!本會曾理事長夫人周芳慧女士榮獲105 年新竹市模範母親

曾夫人(國豪媽媽)為人樸實寬厚,不僅對照顧家庭不遺餘力,且積極協助本會會務運作與參與青少年的輔導工作,熱心服務盡心盡力、眾望所歸。因此由本會推薦參選「給力媽媽」,經市政府遴選為模範母親代表,於105 年5 月1 日接受『2016 新竹市慶祝母親節暨模範母親表揚』。

在此謹恭賀曾夫人實至名歸,也祝福全體會員:
母親節快樂!閤家幸福美滿!

圓滿歡樂又深具意義……。

什麼是自閉症???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兩歲半以前就可以被發現。自閉症患者從小開始便表現出語言理解和表達困難、難以與身旁的人建立情感、對各種感官刺激的異常反應、及一成不變難以更改的固定玩法與行為等和一般兒童不同的特徵。

自閉症的特徵會隨著年齡、智商及自閉症的嚴重程度而不同。它的盛行率約為每一萬人中有5–10名,男、女患者的比例約為5比1。 自閉症研究至今已有五十餘年的歷史,但仍舊沒有明確的定義,不過一般學者均承認:自閉症係中樞神經系統受損所引發的普遍性發展障礙;常伴隨有智障、癲癇、過動、退縮以及情緒等障礙。
 
簡單的說,自閉症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三項障礙:缺乏社會交互作用的能力,語言表達困難,及偏異的行為。 自閉症出現在第一胎男嬰的機會相當高,就其出現率而言,大約是萬分之二~萬分之五左右,且男性的出現比例是女性的三~四倍。
 
但國內外學者專家目前仍無法對自閉症的成因或遺傳性質提出任何解釋。 由於自閉症的個別差異極大,加以致病的原因始終不明,因此目前並未發展出任何一套有效的治療方法,只有藉助認知教學、感覺統合訓練、語言溝通訓練等教育來減輕其殘障的程度。
 
其他尚有音樂治療、藝術治療、遊戲治療等方式;但因無法完全獲得治療,故自閉症被視為一種終身殘障。